-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问题,力促人岗精准匹配或将成为有力突破口。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这被视为当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最有力信号。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此次会议就“现代化人力资源”布局给出了方法和路线,既顺应当前需要,更积淀长久策略。关键是要长效改革举措与短期应对手段齐头并进,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潮流、循序渐进化困扰已久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于无形。
科技进步加速用工需求与人才培养“脱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日新月异。这让传统人才供给与市场前沿的人才需求“脱节”现象越发凸显。
“历史上发生过的科技革命都是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催生新行业、改造传统行业,重塑产业格局,从而影响市场对不同人才种类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晋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过程就会共同表现出传统人才供给的过剩,以及市场对新兴行业人才需求的缺口之上。
当前,孕育发展中的新科技革命和重塑产业格局正呈现势如破竹之势。在王晋斌看来,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下,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支撑,其间,制造强国、数字赋能、绿色低碳、人力资源优势等都是关键所在。
“科技技术进步、数字化水平提升带动更多经济新业态发展,加速了对相应人才的需求。”王晋斌说,比如,随着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程、网络工程技术人,数字化设计和应用人才,以及网约配送、养老护理等,更多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用工需求持续增加。
这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才培养更多强调高学历的导向背向而行,加剧了结构性矛盾。然而,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今,发展新质生产力横空出世,成为破题关键。
“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就在于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而高校承担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时代使命,更具有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聚焦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不断提升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培养更多新质生产力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
对此,在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同时,此次会议还提出,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
长短结合、循序渐进力促人岗精准匹配
就业牵动人心,更事关民生健康稳定发展。据预计,2024年高校毕业人数预计再创新高,达1179万人。面对与日俱增的新增毕业生就业规模,教育、人力资源等主管部门提早谋划,多措并举力促人岗精准匹配。
与此同时,各地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吹响了人才“集结号”,力求短期内能有效缓解产业发展人才急需,促成引才、用才、留才的良性循环;中长期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协同布局,完善急需紧缺人才长效育才机制。
“从国家层面到地方都在紧锣密鼓地积极推动人才和市场供需平衡,通过长效改革举措与短期应对手段齐头并进,以求循序渐进地消除结构性就业矛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征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看,要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充分调动和利用好各方资源服务用工招聘和求职信息有效互通和直达;长期看,要培养出更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人才,服务国家建设和发展,逐步实现良性互动。
在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方面,会议提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力求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都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战略措施。其中,就包含了社会发展所需全部职业技能门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我国传统职业教育观念正伴随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鼓励发展环境得到改善。而顺应新时代需要,尤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升,在兼顾传统技能人才培养做专、做精的同时,职业教育也必须逐步高移化,以此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技术精英,补缺市场对专业岗位人才的需求。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